福音派四大偏重之一就是聖經主義(參考第一篇緣起的介紹)。用大家耳熟能詳的術語,就是所謂的唯獨聖經。馬丁路德主張唯獨聖經,是因為他發現天主教的做法違反了聖經的原則,而這些錯誤做法的原因,就是教皇和主教的教導凌駕了聖經本身。在這樣的背景下(天主教當局的錯誤),我覺得馬丁路德別無選擇,他必須要在聖經和教會權威之間做選擇。換了是別人,只要是堅持真理,恐怕都會走上這條路。

但現在的唯獨聖經主張,也是被一般化了,成為一種僵硬的教條。容我嘗試把它理清楚。

首先,我要聲明,唯獨聖經的主張本身並沒有錯--如果它指的是聖經做為神的啟示的媒介的絕對權威性的話。換句話說,任何人的任何教導,包括教皇,主教,神父,牧師,都不能和聖經抵觸。這個主張,相信包括天主教,東正教和各新教教派都非常堅定。

那問題出在哪裡呢?出在對聖經的解釋上。首先要確立的是,我們必須把『聖經裡的神的啟示』,和『經由聖經在每一個人心中所領受的神的啟示』這兩件事情分開。用最通俗的話來說,假設我們說聖經是神對我們說話,那神所要表達的,和我們實際上意會到的,是兩件事。所謂聖經的絕對權威,當然指的是神想要借聖經說的道理是絕對的權威。而個人所意會到的,就看你如何認定它和神真正想要說的有多大的差別而定。

你相信神要說的和我們意會的完全一樣,大致相同,還是很不同?如果你相信神藉由聖經想要說的,平信徒直接讀聖經就可以大致無誤地意會,你就會和馬丁路德一樣,主張平信徒本身就是解釋聖經的權威,無需透過教會的教導權柄。如果你相信聖經一般人自己讀很可能會誤會神真正的意思,所以必須有其他東西的輔助,那我可以告訴你,所謂的教會傳統,或使徒繼承的教導權柄,就是這樣的機制,來確保平信徒所領受的真理,是神經由聖經所要啟示的真理。換句話說,這些批評的人所謂的聖經以外的權威,其實目的只有一個,就是為了維護聖經的絕對權威。

聽起來很弔詭,對不對?現在所謂的唯獨聖經這個標簽,已經脫離了原本馬丁路德的目的,為了捍衛聖經的絕對權威(相對於教會那些與聖經直接抵觸的教導),而是一個勁的反對任何確保聖經被正確理解的輔助措施,如使徒繼承權柄和教會傳統。從某個角度看,這樣反而讓個人隨己意的領受凌駕在神所要啟示的真理之上,說是捍衛聖經的權威,實則是保障隨意解經典自由,而損害了聖經的權威。

馬丁路德掙脫了這個『枷鎖』的結果是什麼呢?加爾文的後悔。請看加爾文自己承認教會必須是解經的權威:

 

“We admit therefore, that ecclesiastical pastors are to be heard just like Christ himself.”

 

~Calvin’s Letter to Sadoleto (Calvini Opera 5:404)

 

“Pastors and teachers [are] in charge of… Scriptural interpretation- to keep doctrine whole and pure among believers.”

 

~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(4.3.4)

 

這種狹隘的,一廂情願相信聖經是不證自明的觀點,在以下討論中不得不暫且以『唯獨聖經』這個標簽來代表。我還是強調我所反對的是這種理解下的唯獨聖經,而不是反對聖經的絕對權威。

唯獨聖經的影響是什麼?

 

1.容易產生對聖經字面無誤的偏執。抑制了運用理性,根據客觀考古事實,學術研究成果,從更深的層次領受神的啟示的努力。

 

如果聖經不是一本科學教課書,堅持它在自然科學上的無誤性有何意義?到今天還有許多人堅持地球只有六千年壽命,因為根據創世紀算一算地球只有六千年。有必要這樣堅持嗎?這是神想要說的嗎?你知道創世紀前十一章是什麼時候寫成的嗎?多數學者相信是在被擄歸回建了第二聖殿的時候,也就是文士以斯拉編訂律法書的時候。你知道所謂的文件說嗎?也就是摩西五經最可能是由一票人東拼西湊,從好幾處不同的文件編撰而成,而創世紀前十一章可能是另外加上的序言。我說可能,因為不見得所有學者都同意這種理論,正確性已不重要,這是一個例子,來說明聖經以外的知識有可能大幅改變我們對神的啟示的認識。我們面對這些新的知識,是盲目打為離經叛道,還是接受它,使用它,讓我們更深的認識神的啟示?有人很天真的以為,聖經是神的話的意思是,神只是用作者的手,所以每一句話的每一個字都是神直接的話。所以無需知道作者在想什麼,作者所處的環境是什麼,他寫作的用意是什麼。因為作者只是一個傀儡。神的本意是要這樣啟示的嗎?保羅在加拉太書情緒化的咒詛割禮派把自己給割絕了,是人的話還是神的話?人的情緒還是神的情緒?啟示錄該當成預言看還是寓言文學?耶穌說法利賽人如何如何差勁,而文獻顯示當時的法利賽人的教導和祂的教導是一樣的,耶穌在登山寶訓中說你們說如何如何,我說如何如何,全都在冤枉法利賽人的教導,你要如何看待這件事?當崑蘭古卷出土,愛色尼人的研究成熟了,才發現有可能愛色尼人才是耶穌修理的對象,法利賽人的本相才得澄清。太多新的證據讓我們不能迴避,只能往更深處尋求神的啟示。這難道不是神的本意嗎?很多人對歷史批判研究法很有戒心,認為那是站在不信的立場把聖經當作人的著作來研究,嚴重褻瀆神。難道神不是讓萬物互相效力,巧妙地借由每一個肉身,依循自然規律和自由意志,來完成祂的啟示嗎?就一定要把作者當傀儡才算對神的話有敬畏之心嗎?

 

2.給斷章取義開方便之門。

 

斷章取義不僅存在於異端之中,而是普遍存在於一般教會的日常的教導之中。第一篇中所介紹的屬靈四定律就是最好的例子。例如,為了說明我們必須接受耶穌為個人的救主,引約翰福音1:12『凡接待他的,就是信他名的人,他就賜他們權柄,作 神的兒女』。偷換概念在哪裡?請看原文有『必須』的意思嗎?更別提這段經文的上下文了。為什麼唯獨聖經的說法會助長斷章取義?因為他鼓勵你相信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神的意思,而不鼓勵你尋求經文之間的平衡,和表面上的抵觸下的更深的涵義。

 

3.助長了教會的分裂,有形和隱形的宗派林立,和對信徒的轄制。

 

這很明顯吧?嚴格講起來自從新教砍掉使徒繼承教導權柄和傳統後,教會中就沒有真正的屬靈權柄。我沒有意思要貶低牧師的價值,但很不幸的,我很同情牧師的處境。我相信他們心裡清楚沒有人真正把他當權威。有一些牧師或佈道家很有魅力,教會很成功,跟隨著眾,這些牧師就講話比較大聲。有些教會是長老執事當家,牧師只是受僱,往往在真理上都得妥協。成立教會太容易了。你只要口才好,人喜歡聽,聚個十幾個家庭就可以開一間教會。沒有資格限定,你說你是牧師,你就是牧師。也因此新教教會很重視人數。是十足的民粹主義,人數就是你的屬靈權柄!

對信徒的轄制怎麼說?很簡單,就是我這幾篇文章的主旨,讓你看到有許多沒有必要的教條,無形中加在信徒頭上。

 

4.福音內涵日趨狹隘偏頗,福音喪失時代性,信徒在福音之外找刺激,滿足。

 

聖經的啟示是多層次的。有許多真理真的要借助許多外在的資料才能夠呈現出來。我們所處的時代應該讓我們左右逢源,多方參考,享受神啟示的深度和豐富才對,可是結果正好相反,福音的內涵日漸狹隘乾枯。此外,如果聖經不是擺在歷史文化之中被理解,難怪道理也無法抽離歷史文化後再重新應用在現今的文化中。福音失去了時代性。當年的最小的是孤兒寡婦,現在的最小的是什麼呢?當年病和罪被理解成一件事,所以這麼多醫治的神蹟,而且和赦罪常常連在一起(你得病表示你有罪被懲罰)。放在今天,現代醫療和科學已完全將病和罪分開,醫治這件事的屬靈意義還如同當年嗎?

福音乾枯又過時,那些刺激你腎上腺素的教會,表演魔術的教會,信心喊話的教會,和安立直銷大會一樣的教會就受到歡迎。這些都叫做基督教,你說基督教到底是什麼?

 

《結語》

 

再重申一次,唯獨聖經的意思已經變質了。就好像馬丁路德的其他改革理念一樣。今天的唯獨聖經指的不是堅持聖經的權威,而是指一種解釋經文的態度。是這種解釋經文的態度造成問題,而不是對聖經權威的堅持。

天主教當年的錯誤,造就了馬丁路德,而馬丁路德也幫助了天主教的改革。其實天主教最黑暗的時期,她的教皇主教體系爛掉的時候,經院哲學和修道主義都在開花結果。經院哲學發揚了神所賜的理性思考的恩寵,是現代大學的濫觴,而修道主義開拓了人和神心靈的交通。神的工作看似受阻,其實從未停歇。當年媽媽生病而出走的孩子,現在恐怕連馬丁路德都認不出來了。不過我相信,神借馬丁路德醫治天主教,祂也能借天主教保守失散的孩子。

arrow
arrow

    Rex Ch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